第712章 宫闱暗流涌,偏院话从龙(1/4)
福宁殿偏书房的鎏金铜漏“滴答”作响,烛火被穿堂风卷得晃了晃,将元丰帝赵曦苍白的脸映得忽明忽暗。
他刚从冰凉的金砖地上爬起来,明黄色锦袍的下摆还沾着细碎的青瓷片。
方才昏倒时撞翻了案上的茶盏,碧色茶汤在地毯上洇出深色痕迹,像块洗不掉的疤。
“陛下!您当心龙体!”内官总管刘瑾踩着小碎步冲进来,手里还攥着半块没递上的桂花糕,见赵曦扶着案角喘气,指节泛白,忙伸手想扶,却被皇帝挥手狠狠推开。
赵曦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磨过木头,指尖还在发抖:“别声张……派人传徐子建来,只他一个,不许叫太医。”
刘瑾心里咯噔一下。
陛下向来信太医院的脉案,如今却只找徐郡王,分明是怕病情传出去动摇人心。
他不敢多问,躬着身子应了声“喏”,转身时裙摆差点绊到门槛,一路小跑着出了偏书房,连殿外值守的禁军都没敢多看一眼,只觉得这初夏的风里,竟带着几分深秋的寒意。
半个时辰后,徐子建的马车在宫门外停住。
他一身绯色枢密使官袍,未及换下朝服,刚跨进偏书房门槛,就见赵曦靠在龙椅上,双目微闭,脸色比早朝时更差,连呼吸都带着虚浮的滞涩。
“徐卿……过来。”赵曦抬手,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清。
徐子建快步上前,屈膝半跪,指尖搭上皇帝的腕脉。
指下脉象细弱如丝,偶尔还会急促地跳几下,像根随时要断的弦。他眉头微蹙,另一只手轻轻掀开赵曦的衣襟,见心口处隐约浮着层淡青色,心里便有了数。
这是长期纵欲耗损气血的征兆,再加上前些日子为玉玺之事劳心,怕是已经亏了根本。
“陛下,”徐子建收回手,语气沉了沉,“气血两虚,心脉有损。当务之急是禁绝房室,静养半年,皇嗣之事……需从长计议。”
赵曦猛地睁开眼,眼底带着点不甘的红:“半年?北疆三日后就要出兵,朕哪有半年时间静养?再说……周怜儿那处,朕想让她先怀上。”
徐子建放在身侧的手不自觉地攥紧,指节泛白。
他早从顾廷熠临终前的话里,知晓周怜儿是康王府安插的人,可此刻见皇帝眼底的执念。
那分明是把周怜儿当成了三妹徐晴儿的替身,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。
陛下刚拿回玉玺,正是心气最傲的时候,若是贸然点破周怜儿的身份,怕是会疑心自己干涉后宫,反而误了北疆战事。
“陛下,”徐子建放缓了语气,“周才人虽得圣宠,可皇后毕竟是曹太后的侄女。若先让才人诞下皇长子,太后必会借‘嫡庶有别’生事,届时朝堂分心,恐影响北疆出兵。”
“生事?”赵曦冷笑一声,伸手从案下摸出那方传国玉玺,指尖在玉印上反复摩挲,“玉玺已在朕手中,曹太后纵有不满,又能如何?朕是大周天子,难道连选谁诞下皇嗣都做不了主?”
徐子建看着他这副自负模样,心里叹了口气。
陛下还是太年轻,以为有了玉玺就有了万全之策,却不知后宫的暗流,比北疆的风沙更凶险。
他不再多劝,从怀里掏出个素色瓷瓶,轻轻放在案上:“陛下,三日后臣便要启程去河北,这是臣炼制的固本培元丹,每日最多一颗,可暂补气血。只是切记,不可多服,更不可仗着丹药纵欲。”
赵曦拿起瓷瓶,拔开塞子闻了闻,一股清苦的药香飘出来。
他倒出一颗暗红色药丸,就着桌上的冷茶咽了下去,不过片刻,便觉得心口暖了些,脸色也好看了几分。
“徐卿有这好东西,怎么不早拿出来?”他笑着把瓷瓶揣进怀里,像个得了宝贝的孩子。
“此药需天山雪莲、长白山参等天材地宝炼制,臣攒了三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