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六章 振邦的亲事(3/4)
绍扬不好明面儿表态,只能暗地里支持。并且,派了人保护进京的周康一行。
三月,曲绍扬宣布,在吉林城设立实业学堂、测绘学堂、医学院等专业学校。
由各地选拔适龄的学生,通过考核后,进学堂读书。
凡被选中的学生,一应学费、食宿等全免,学习成绩优异者,省府安排出国留学。
另外,在各州府设立中学堂,各县最少要有一所小学堂,全力发展教育。
吉省创立吉林文报总局,专司递送全省来往公文,并在几个主要州府,设立分局。
同时,曲绍扬奏请朝廷,将东边道衙署搬迁至安东,道员陈允哲兼任安东开埠总办,负责安东的建设。
之前哈里曼铁路公司与倭国草签过一份共同经营中东铁路的协议,然而刚出了正月,倭国就单方面宣布协议无效。
因此,哈里曼公司派人到吉省,与曲绍扬取得联系,商谈安奉铁路修筑事宜。
同时,希望将吉安铁路向北延伸,经哈尔滨到瑷珲。
曲绍扬自然乐见其成,于是约了黑龙江将军程德全、奉天将军赵尔巽,共同商议修筑铁路事宜。
几番磋商之后,三省与哈里曼公司达成一致,签订了相关合约并上奏朝廷。
安奉铁路于三月末动工。等到天气再暖和一些,吉哈铁路也着手施工。
三月二十四,清廷外务部照会俄使,要求沙俄赔偿因日俄战争给东三省造成的声明财产损失。
不久,沙俄回复拒绝赔偿。
没过几天,倭国索要东三省渔业权利,被赵尔巽拒绝。
四月初,张天志带人前往长白山、图们江等地勘测,绘制地形图,确定边界。
果然不出曲绍扬所料,高丽和倭国得知消息后,派兵阻拦,双方剑拔弩张,局势一度紧张。
幸亏陈允瀚和韩登举率兵赶到,两万大军陈兵图们江畔,威慑高丽和倭国军队。
使得对方不敢再有所动作,勘界顺利进行。
与此同时,曲家联合吉省各地商户共同投资的玻璃厂、机器砖瓦厂、发电厂、火柴厂、水泥厂、制糖厂、造纸厂、制碱厂等,也都相继动工。
三姓金矿,也改由曲家和韩家合力开发。
还有珲春天宝山银矿、本溪湖煤矿等,都由曲绍扬挑头,召集各地商贾投资入股,组建矿业公司,开发矿产。
另外,曲绍扬还打算在通化建一处大型的钢铁厂。
如此一来,年前曲江送到吉林城的那两百多万两银子,便如同流水一般的花了出去。
曲、何两家在刘府婚宴上说定了亲事,三月里,陈秀芸就请了媒人去滨江道何家提亲,顺利议定了亲事。
因为振邦马上要出国留学,而何泽雯岁数还小,不宜太早成亲。
因此两家商议决定,先给俩孩子把亲事定下来,等振邦留学回来再成亲。
于是,四月初六,曲绍扬陪同妻儿,带着丰厚的定亲礼,前往滨江道何府,给曲振邦、何泽雯二人定下了亲事。
四月十五,京城传来消息,刘新源、曲振邦、何泽濂、赵颖初等十多人赴德国留学的申请通过了。
学校是秋天开学,但是他们得提前过去安顿下来,适应环境,所以下个月就得出发。
于是,各家都忙了起来,抓紧时间准备孩子们出国的事情。
这些年轻人出国留学的费用由省府承担,学校那边也会有奖学金,基本上花不了多少钱。
可是这穷家富路的,孩子出去那么远,哪个母亲能放心?
于是陈秀芸又偷偷在儿子的行李里面,塞了好些黄金。
黄金属于是通用货币,不管哪个国家哪个地区,这东西都有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