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明末边军一小兵

第二十四章 建堡(1/2)

目录

崇祯七年九月十二日。其中男子一百一十口,成丁七十五口,幼男三十五口。妇女一百二十口,十三岁以上的女子八十四口,十三岁以下的幼女三十六口。

这些人王斗吩咐钟荣一一登记入册,开具正副两本,其中一部分人原来是外来流民们的,还为他们签了军户帖,将他们名字记入军籍黄簿,以后他们家世世代代都是靖边堡的军户。

靖边堡现在共有军户五十五户,口两百多,都是实打实的实数,在舜乡堡几个屯堡中,算是规模较大的了。这些人暂时都是在靖边墩西面外侧修建地窝子居住,一时间这边己是形成一个村镇。

而随着人口的招满,靖边堡的修建,也是迫在眉睫。

十三日,韩朝、齐天良奉王斗之令,去董家庄与舜乡堡招募一些泥水土木匠前来商谈建堡。

当日傍晚,韩朝二人便回来了,带回了七、八个衣衫褴褛的工匠。齐天良己经与他们商谈好了,工钱方面,除了每日的食宿外,需每日给银一分,王斗答应了他们。

这些工匠见王斗答应,都是喜形于色,这个冬日的饭食终于有下落了。

他们这些人都是世代匠户,己经参加过诸多城堡的修建,建设规划靖边堡,其实对他们来是轻车熟路的事。在靖边墩周边转了几天后,他们很快便拿出城堡的设计平面图,包括街道的划分、水井的位置、庙宇的位置及各处宅院的位置,还有将来堡墙、堡门及堡墙上的垛口、射口等防卫设施都有。

推荐下,换源p追书真的好用,这里下载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。

在选址上,他们的意见也与王斗相合,都是决定紧沿靖边墩南向修建堡垒,一来这样防守更有依托,二来那靖边墩原来是修建在一个隆起的小丘上,地势从高到低,有利于城堡的排水,以防未来雨涝积水之患。

图纸好了,选址也不是问题,关键是修建城堡的成本钱粮。

依卢象升的计算,在大明,修建一个火路墩需要银二百两,修建一个楼台需要银六百两,修建一座周长一里多的小型城堡需要银七百多两,粮六百多石。这个世界娱乐贫乏,除了拜庙看戏,还能有什么娱乐?想自己后世小的时候,能去戏台看戏,就是最大的享受了。

靖边堡的大体格局就是如此,下面该动手开工了。王斗一声令下,所有的靖边堡居民,除了孩童外,所有的男女一齐上阵,所有人都必需勤奋建设自己的家园。

一时间,靖边堡的居民们,无论男女,都是拿着锄头,挑着簸箕、箩筐,只是到堡的周边去奋力挖土挑土。连孩童们都是懂事的在旁帮忙。

不过修建堡墙与营房可以用黄土夯就,就地取土,不需要什么料钱,只需费些吃食劳力便可,有些钱则是不能避免的。

如城内宅院地基与城墙地基都需要石料,而且这些石料还要求石质坚硬,不易风化,以青石最好。特别是砌筑城墙的地基,均需基深五尺、宽一丈四尺,一圈城墙地基下来,石料用量甚大。

还有打井,这是建堡第一要务,几十户人不可能都到河边去挑水喝,一个小堡至少需要三口井水,保安州各地地下水源算是丰富,所以打井一般到二十余丈就可出水,且水质大多清洌甘甜,听闻山西陕西一些地方需要打井深达三四十丈,甚至五六十丈才可以见水。

不过就算打井只深到二十余丈,为免塌陷,也同样需要用砖石修砌,这样深井的石料用量也是不少。

靖边堡周边土地空旷,无处可以采石,只能到栾庄或是舜乡堡周边的山上去采,其实栾庄离靖边堡更近,不过那里是属于五堡的管辖地,与舜乡堡是不同的千户所,只能到舜乡堡的周边山上去采。

那里的石场离靖边堡路远,开采、运输花费想必都很大,而且除了石料,各处营房仓库的屋梁修建同样需要木料,这也是一笔很大的花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名门闺杀 后手 将骨 一品江山 单兵为王 争霸天下 1900翻云覆雨 抗日之特战兵王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我的老婆是军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