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武侠修真 > 大梁仙儒

第20章 天工技师董小姐(1/3)

目录

大梁武帝崩殂,其子文帝即位,朝局动荡,大宦官逆朔把持朝政,欲扶文帝之弟晋王为帝,一日,逆朔牵鹿入朝,指鹿为马,要求百官站队,举朝皆惊。

朝野震动,危难之际,大儒王慎出关,牵马入朝,当着文武百官和大宦官逆朔的面,施展神来之笔,变马为鹿,并施展唇枪舌剑当场诛杀大宦官逆朔。

平息朝野之乱。

后文帝拜王慎为太师,设国子监,王慎为国子监大祭酒。

文人儒生,百官后代,皆入国子监而学儒法。

后儒风渐浮,不再追求圣贤之言,而专修‘修炼之法’,求以‘心之所向,儒法皆至’。

逐渐唯心。

以术法流派流于朝堂,科举制度渐衰,农桑微贱。

值此之时,朝中一些儒老逐渐意识到了严重性,齐齐上疏文帝。

奈何文帝沉迷于‘唯心’之路,祈愿长生,务实之道渐行渐远。

原本同读圣贤的儒生,渐渐分成两派,以国子监为主的‘唯心’派,以‘麓山书院’和传统儒家的‘唯物’派。

而当今景帝,早年勤于朝政,为缓儒道分家,在钦天监增设各大术司,在工部增设天工司。

儒道内斗,暂时趋于平缓。

但在这数十年中,武道,佛法,巫蛊之道,渐渐的渗透进大梁,遍地开花……

终于,给道家逮到个机会,景帝渐渐沉迷于道法,不再日日早朝,与国师炼丹,求长生之法。

于是乎。

争执了几十年的国子监和麓山书院,猛然醒来,却已晚了。

烛光下。

宁恒回味着从颜松溪那里得来的绝密朝野史,内心久久未能平静。

身为穿越人士,他亦觉得大梁这几十年的历史,像是在历史潮流中拐了一个大弯。

完全令人琢磨不透。

更像是有一只巨掌在背后推动,无法揣摩。

当然,这些暂时都与宁恒无关。

对他而言,直接关乎的事有两样,一是科举入仕升官发财娶女人,二是儒道修炼之法。

今日在闲庐,颜松溪并未教他四书五经,反而是吐露许多大梁的秘密。

这对于一个刚收入门下的儒生来说,是不是不该知道这么多。

宁恒陷入沉思。

他不是怀疑颜松溪的恶意,而是感觉到,成为颜松溪的弟子,必然是以‘格物’而立身,未来,必然遭受诸多风吹雨打。

“天塌下来,还有高个撑着,我现在,连个秀才都不是。”

宁恒恍然。

对着烛光,细读颜松溪早年对四书五经的注解。

看了一会,宁恒受益良多。

“不愧是书香门第,大儒之家。”

宁恒揉了揉眼睛。

今日神思有些疲惫,并没有续写‘梁祝’,按照宁恒的猜想,应该是他在闲庐时,执笔将圆化为三角形,消耗了他这些日子蕴在体内的才气。

宁恒本欲睡去。

余光暼见桌子上的琉璃。

随手拾起来。

细细打量着上方的刻度。

大梁以十二个时辰为一日,以地支‘子丑寅卯……’为具体时间,又夹杂了‘刻’‘一炷香’等等民间计时法。

宫廷以‘刻漏’计时,但是大梁冬寒,常常会结冰,于是,钦天监的术士,则发明了‘浑天仪’以‘日月’为轮,精度颇高。

而工部则以沙漏计时,然而,沙漏制作,并不精确,输给了个钦天监,因此天工司的人一直想要制作出精准的沙漏来。

宁恒并不知道这一切。

疲惫之余,满脑子都是那个吃枣的姑娘。

初见,一言未发。

再见,仍旧未能搭上话。

但是,却把人家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许都数我最有钱 我的商业科技帝国 魔尊重生后只想咸鱼 民国之热血风云 玄幻之我师兄真的不是人啊 虞美人之永宁疑云 无厘头世界里的盖世英雄 诸天金手指 爱之尽恨成殇 分别在9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