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嘿厨子

110 万事莫极端(1/4)

目录

“侯爷,知道朕叫你来是为什么吗?”

“陛下的心思臣猜不着。”

“呵~,贵妃都猜的着,反而你这个当事人却不知道?”

“陛下说的如此明显,想必是……臣那不孝女?”

永明帝随手拿起一份报纸递给身边人,道:“去拿给侯爷看看。”

李东扬依言接过报纸,并交给了邬琮海。

邬琮海接过一看,是一份北《商报》,如今这类京报很多,可他平时除了通政司的朝报之外,并不怎么留意其他报刊,于是眼里闪过一丝疑惑。

看印刷排版倒是与朝报有些不同,没想到陛下还会关注这类京报?他随意翻了几页,心中的疑惑更甚,但脸上却依然是万年不变的神情。

“看看头版那篇文章,”永明帝提醒道。

邬琮海眼光又从头扫过,这才注意头版醒目位置的那篇长篇大论《再论禁奢》。这个题目有些眼熟,邬琮海一目十行快速浏览,只是越看眉头皱的越紧。他想起去年陛下为灵岩辩论出的题目之一便是《论禁奢》,想了想于是问道:

“如此胆大妄为的文章,为何人所写?”

永明帝呵呵笑了两声,没有直接回答,反问道:“朕以为侯爷会直接扣个‘大逆不道’呢。”

“哦?”邬琮海眉毛一扬,敏感的觉出这话里有话。

“大逆不道的文章比之更胆大妄为,臣以为这文中所写,什么当家作主、什么公民投票、什么公有化……如此荒唐可笑之事,也只会存在于文中所描写的野蛮国家,我大明可是礼仪之邦。”

邬琮海这样说也不是为这篇文章说好话,纵观明代的报刊发行,其政治透明度之高,影响力之大时所罕见。就拿邸报来讲,首先其发行机构是通政司,编辑是六科廊房,通政司就是掌理天下奏折,六科又负责将皇帝批示过的章奏分类抄出,交给提塘报房,再由各省的提塘官把相应本省的批示抄出。

如此宽松的发行审核制度,朝廷可公开的章奏就成了邸报的素材,所以内容关联广泛,几乎涵盖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社会、外事、官员,乃至军事。王夫之曾提道:寻常铨除、绛调、论劾、荐举、典礼、刑狱、钱粮、工役之类皆是题奏得旨,科抄下部。

用邸报引发‘舆论战’也并非新鲜事,最显而易见的例子莫过于万历末的‘李三才入阁之争’,而从邸报阅读者统计来看,同样可以说明。好比正德年间,有亲王三十位,郡王二百一十五位,将军、中尉二千七百之多,文官二万四,武官十万有余,卫所七百七十二,旗军八十九万六千,廪膳生员三万五千八百,吏五万五千。假定官吏为十万人,其中有四成是邸报忠实读者,那么邸报在官吏阶层中的发行量就有四万份。而到崇祯末,知识分子阶层人数达五十万之多,如果他们中间有三成有阅读邸报的习惯,那么邸报在这个阶层中的发行量就是十五万份左右。至于武官,姑且算为一万人,有阅读邸报的习惯,归纳得出全国邸报的发行和传抄量就在二十万份左右。

虽然只是一个大概估,但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,明代的新闻传播是何等繁荣,也并非后来人所想象的那么落后。而且这还只是官方的政治报刊,诸如南北《商报》这类民间报纸在明代也并不少,它的受众则更为广泛,由此也见,《商报》其发行天花板的十万日发行量,绝非不可突破。

还因为其言官制度的完善,在邸报上甚至能有指责皇帝的章奏刊出,好比万历年的大理寺左评事雒于仁曾写过奏疏,直指万历帝的‘酒色财气’四大病症:‘皇上之恙,病在酒色财气也。夫纵酒则溃胃,好色则耗精,贪财则乱神,尚气则损肝……甚则沉醉之后,持刀弄枪……溺爱郑氏,储位应建而未建,甚或拷索宦官,得银则喜,无银则怒而加杖。皇上无宜自解,何以信天下,而服沂之心耶!’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拜师四目道长 元气与温雅 美漫里的符文法师 霍格沃茨游戏ing 等四季也等你 爱上长腿叔叔 洪荒之鲲鹏绝不让位 我在日本的除灵生活 我在艾泽拉斯学魔法 福气包带着空间重生了